UST,这个曾经由Do Kwon一手推动崛起的美元稳定币,如今已失去其稳定性。在UST叙事破灭三个月后,Do Kwon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试图从零开始重建UST。然而,当人们对他的过去充满疑虑时,自然会对他的未来不屑一顾。为此,Coinage成员Zack专程飞往新加坡,在Do Kwon的办公室和家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采访,试图探究Terra的崩溃究竟是一次单纯的失败,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在这次罕见的公开访谈中,Do Kwon首次直面镜头袒露心声。他坦言曾一度认为自己非常成功,在UST崩溃当晚甚至尝试筹集20亿美元救市,却因消息泄露导致空头迅速挤压。"我想赌很大,但是我输了",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Q:针对"UST是骗局"的质疑,您如何从技术与道德层面进行回应?
Do Kwon:我不认为UST事件涉及道德问题,尤其是在这个需要深厚技术背景才能理解的领域。但现实是,当人们处于极度痛苦和愤怒的情绪中时,很难给出令所有人满意的解释。这个行业本身就充满复杂性,而我们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技术逻辑与大众情绪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Q:作为算法稳定币设计者,您如何看待UST仅用72小时崩溃这一现象?
Do Kwon: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过去五年,我一直在为生态和社区建设倾注心血,但这次事件让我至今难以找到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许多人失去了积蓄、生计甚至生命,Terra生态中的项目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重建的过程就像在废墟上重新扎根,而最痛苦的是意识到这场崩溃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深远。
Q:面对系统性崩溃,您认为哪些核心信念和推测需要重新审视?
Do Kwon:显然,事后反思时,我意识到自己曾坚信的许多核心假设和预测都存在根本性错误。当时的设计逻辑和市场判断,在极端压力测试下暴露出致命缺陷。这种认知颠覆是痛苦的,但也迫使我对算法稳定币的本质、市场流动性机制以及去中心化系统的脆弱性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Q:在构建无需信任的金融系统时,如何平衡技术理想与人性信任的关系?
Do Kwon:如果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这可能是最愚蠢的方式。为什么要用五年时间赌上全部声誉,甚至给女儿取名Luna,最终却成为互联网上最受争议的人?我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直面现实,坦诚承认错误。
Q:关于Anchor协议的高APY设计,内部是否存在对风险的误判?
Do Kwon:实际上,团队内部对利率的预期共识是高达百分之几千的APR。
Q:当UST通过添加抵押品实现扩张时,这是否偏离了最初的算法稳定币理念?
Do Kwon:我们选择比特币作为抵押品,是因为它是最具弹性和中立性的数字货币。通过经济稳定性的优化,我们本可以建立足够的储备。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对比特币的押注过于激进——我没想到它会暴跌至此。当时,我坚信加密行业的产出规模和建设者数量足以支撑一个真正去中心化、抗脆弱的产品,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Q:在UST脱钩危机处理过程中,20亿美元紧急融资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Do Kwon:当时我在新加坡,清晨发现Curve池出现异常波动——有人进行了巨额交易,导致流动性失衡。我们迅速筹集数亿美元试图稳定局面,但市场情绪持续恶化,卖压加剧。最致命的是融资消息意外泄露,引发大量LUNA空单集中涌入。原本计划通过出售代币获取的资金,在价格暴跌中化为泡影,最终导致20亿美元救援计划流产。
Q:面对系统性崩溃,您如何评估技术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Do Kwon:回顾当时的情况,我始终认为UST存在回钩的可能性。这种判断源于我过去多次处理类似危机的经验——每一次我们都成功实现了稳定。但这次不同之处在于,市场情绪的连锁反应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发现Curve池出现异常交易时,我们迅速调集数亿美元资金进行对冲,却低估了信息泄露带来的做空压力。技术团队的反应速度值得肯定,但面对系统性挤兑时,我们缺乏足够的压力测试预案。
Q:连续多日通宵应对危机对决策判断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Do Kwon:当时我处于一种轻微的休克状态,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有多糟糕。连续几天几乎没有睡觉,时间感完全混乱,分不清白天黑夜。在那种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决策所需的清醒认知和判断力几乎被完全剥夺了。
Q:面对社区成员的极端悲剧,您如何进行心理重建与责任反思?
Do Kwon:在连锁反应停止后的那段时间,我花了整整几天联系Terra社区里那些我曾面对面交流过的成员。那段时间异常艰难,每一个电话都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这场崩溃带来的真实伤害。作为项目的创始人,我无法回避自己在这场悲剧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责任感远比任何技术挑战更沉重。
Q:创始人言论对社区影响力的认知转变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
Do Kwon:我确实会为了迎合社区而调整某些言行,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完全认同当时那种妥协的姿态。这种认知转变很微妙——起初是出于建设生态的热忱,后来逐渐意识到,过度迎合反而会模糊项目的核心价值。有些话被当作Flag广泛传播后,我才更清晰地看到,创始人言论与社区期待之间存在着需要谨慎平衡的张力。
Q:Terra生态系统的崩溃对您个人价值观产生了哪些根本性改变?
Do Kwon: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即使你对自己坚信的事物投入全部,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所有。我曾对未来有着清晰的愿景,也为此押上了全部赌注。但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当你把事业视为生命时,失败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自我认知的重构。现在,我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确信不疑的信念。
Q:在面临法律风险时,如何平衡技术理想主义与现实责任承担?
Do Kwon:这本质上不是关于准备应对什么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应对的问题。正当程序是必须面对的课题,无论结果如何。
Q:如何界定技术创新与金融欺诈的伦理边界?
Do Kwon:当一个人明知某些事情不真实,却为了个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坚持声称其真实时,这就是欺诈的本质。在我看来,我们团队的所有言论和行动,其核心目标始终是构建最好的去中心化货币系统。
Q:面对稳定币历史性的失败,您如何重新定义技术理想主义的边界?
Do Kwon:回顾过去,这种失败确实显得不合常理,但你必须理解创始人的处境。我们倾尽全力想要打造世界上最好的货币,但最终它未能如预期般运转。当你身处其中,尤其在一系列成功将生态推向近千亿美元规模后,很难想象自己会失败。那时的我们充满信心,甚至感觉被整个行业的信任所托举——但市场从不讲情面。你不能责怪做空者,也不能因他人的乐观而贬低其判断。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是我创造了系统漏洞,让做空力量有机可乘。技术理想主义的边界或许在于,你必须承认市场永远比理论更残酷。
Q:在市场博弈中,创始人应如何应对做空力量与系统性风险?
Do Kwon:确实存在有人试图利用市场特殊机会的可能性。但归根结底,责任在于制造这些弱点的人——那就是我。作为创始人,我必须独自承担所有潜在风险敞口的责任,正是这些弱点给了做空者可乘之机。
Q:将女儿命名为Luna这一决定,反映了您怎样的事业与家庭价值观?
Do Kwon:这个名字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承诺。我希望她将来能以此为荣,而非感到羞耻。它不仅是家族历史的一部分,更代表了我长期投入事业的决心——我相信未来20年的建设意义,将远超过去6周的风波。这背后是我对技术愿景的坚持,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