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特别节目,我们邀请到Leah Wald从DAS NY 2025现场带来精彩分享。本期将聚焦2025年Solana期货ETF的推出,深度解析SOL Strategies的策略指南,并探讨Leah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独到见解。此外,我们还将讨论Solana的长期愿景及其最新行业动态。
Q:Solana期货ETF的推出对市场有何意义?首日表现及交易量反映出哪些关键趋势?
Leah Wald:这次推出意义重大,进展速度超出预期。它紧随CME期货产品发布,审批迅速且引入了A2X杠杆机制。波动性股份选择推出期货产品是明智策略,周一市场表现强劲,成功展示了市场存在和交易活跃度,特别是2倍杠杆产品堪称巨大胜利。从机构采用和市场有效性角度看,这对整个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关于交易量,目前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毕竟这只是第一天。许多市场参与者通常不会首日入场,因此更关键的是观察三个月后的表现,包括交易量、市场参与度和整体兴趣的变化。
Q:比特币期货ETF的推出经验对Solana期货ETF有何借鉴意义?两者在市场表现上存在哪些差异?
Leah Wald:我们在2021年10月推出了Valkyrie和ProShares的比特币期货ETF。ProShares比我们早两天上线,他们选择在纽交所上市,而我们选择了纳斯达克。ProShares首日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我们第一天约为5000万美元,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这是美国首只比特币ETF。
推出期货ETF的过程非常复杂,尤其是在与做市商沟通和确保期货交易生态系统正常运作方面。相比现货ETF,期货ETF涉及更多参与者,同时由于基于CME的纸面交易,与现货资产存在一定分离,因此在跟踪误差等方面需要额外考量。
尽管比特币的资产管理规模和交易量更大,但市场情况确实不同。人们有更多时间做准备,SEC在期货推出后两天就批准了,所以波动性股份仍然有机会开展营销。
Q: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估框架来判断Solana期货ETF的长期市场表现?
Leah Wald:由于许多公司受限于内部投资组合规定,无法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加上期货市场的参与者范围本就相对有限,因此首日表现往往无法真实反映产品的长期潜力。我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观察这些ETF的市场表现,包括交易量和参与度的变化。芝加哥的大型交易机构通常是这类产品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对市场表现影响显著。因此,三到九个月的时间框架是评估这类产品是否成功的合理周期。
Q:2025年现货ETF的市场前景如何?其推出节奏将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哪些结构性影响?
Leah Wald: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关键时刻。从历史经验来看,期货ETF通常会先于现货ETF推出。尽管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具体时间,但这次期货ETF的推出无疑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提交了现货ETF的申请,并且它们的产品运营表现良好。因此,我对2025年现货ETF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一旦现货ETF获批,它将为市场带来更直接的资产敞口,降低跟踪误差,并可能吸引更广泛的机构资金流入,从而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成熟度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
Q:如何构建科学的机构投资者分类框架?Solana生态系统的机构化进程处于何种阶段?
Leah Wald: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通常用资金规模来区分普通用户和机构投资者,但在加密货币历史上情况并不简单。如果我们将普通投资者视为管理自己财富的人,而机构则是管理他人资本的组织,那么这两者代表的是不同性质的资金流动,而非资金规模的差异。事实上,在加密货币早期历史中,最大的持有者往往是个人投资者。
随着比特币逐渐被视为新的价值储存资产,机构化趋势开始显现。像Blackrock和Fidelity这样的金融巨头正在积极推出比特币ETF,这标志着市场的巨大转变。然而对于其他山寨币(如Solana)来说,主要持有者仍然是个人投资者。尽管从法律上这些人都被称为普通投资者,但他们的资本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实际上可以媲美机构投资者。
关于机构进入对市场的意义,目前Solana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机构"如何"参与其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比如Franklin Templeton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基金并尝试在Solana平台上运作。此外,期货ETF的推出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工具,这可能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Solana生态系统。在比特币市场,我们已经看到机构通过捐赠基金、养老金计划和主权财富基金等形式进行重大资产配置。随着Solana也拥有类似的投资工具,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机构的参与。
不过总体来看,目前Solana的机构化还处于早期阶段,更多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Q:Solana如何通过技术优势构建机构级应用场景?其生态系统发展面临哪些核心挑战?
Leah Wald:你的观点很有道理。观察不同项目的发展路径确实非常有意思。我认为Solana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与各类机构展开对话,吸引他们考虑在Solana平台上部署区块链项目。Solana在这方面展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它拥有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不过,资金进入Solana生态系统后如何分配、流向哪些领域,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幸运的是,正如我们两天前讨论的那样,这些话题已经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Q:SOL Strategies如何构建差异化的投资策略?与个人投资者的互动模式对业务发展有何特殊价值?
Leah Wald:确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与投资者沟通,向他们分享我们的理念和故事。像Joe这样的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长期持有SOL,就像许多比特币投资者乐于持有比特币一样,他们也会和我们讨论ETF的重要性。这种选择本身很好,因为投资者应该拥有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目前,我们是唯一通过IRA或类似账户为普通投资者提供股票投资仓位的选择,这在比特币ETF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不过我认为,像Joe这样的投资者可能更愿意直接持有并质押他的Solana资产,而不是立即购买我们的股票。除非我们的股票变得更具吸引力,或者他们开始更活跃地参与股票交易,否则这种转变可能需要时间。
Q:Laine验证者的收购如何体现SOL Strategies的战略布局?Michael的加入对技术生态建设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
Leah Wald:坦率地说,这次收购很大程度上是看重Michael的个人能力。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商人,还具备卓越的工程师背景,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收购Laine验证者、stakewiz.com及相关资产,完全符合我们下一阶段外部扩张的战略逻辑,使我们的股份增加到约330万。
Michael加入后效果显著,他在Solana社群中广受尊重,这不仅源于他的能力,更因为他对社群的真诚投入。比如我们最近支持了SIMD02,2,8提案,尽管不完全符合我们作为验证者的经济利益,但对整个Solana网络的发展更有利。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与Solana生态深度融合的公司,为网络长期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是收购Laine验证者的初衷之一。
Q:SOL Strategies的战略定位如何超越「Solana的Microstrategy」标签?其构建科技公司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Leah Wald:将SOL Strategies比作Solana的Microstrategy其实是一个不够全面的类比。在我看来,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是单纯地玩「净资产价值(NAV)游戏」,即通过积累资产来提升公司价值,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需要同时考虑如何运营一家真正的业务,并为公司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如果市场认为我们只是坐等SOL升值,这对股东是不公平的。我认为更公平的做法是建立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我们的策略是通过较慢但稳健的方式实现增长。初期我们主要依靠外部收购(无机增长)来扩展业务,比如收购验证者和相关资产。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逐步转向依靠自身能力的自然增长(有机增长)。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成为Solana的基础设施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在尽可能多地积累SOL,并将其质押到我们的验证者节点。但这只是整体战略的一部分,类似于比特币矿工一边通过融资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比特币,一边经营挖矿业务。我相信这种模式更且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购买SOL」,而是在Solana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中发挥实际作用。通过Max和Michael的帮助,我们也在积极与机构投资者对话,推动这一愿景的实现。
Q:Solana如何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其生态系统发展需要突破哪些关键瓶颈?
Leah Wald:我认为Solana目前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作为一个仍处于早期阶段的区块链,它还在努力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价值主张。Solana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核心支柱,这些优势在效率上确实优于其他一些区块链。
但关键在于,这些优势对谁有吸引力?谁会选择在上面构建应用?谁会成为它的核心用户?在Solana的生态系统中,围绕产品的讨论非常活跃,比如“结构性产品”这样的概念。Solana是否会演变为支持链上共同基金的平台,或者成为一个高效的支付系统?这些都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我很欣赏Solana社群的一点是,这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初创公司在积极探索创新。今年,我希望看到Solana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细分市场。虽然它已经建立了核心优势,但还没有完全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定位。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就像比特币花了很长时间才确立自己作为“价值储存”的角色,而Solana和SOL本身更具投机性,因此也需要时间来找到自己的方向。2025年,我会密切关注Solana的发展,期待看到它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细分市场。
Q:加密货币行业控股公司的上市潮将如何演进?成功企业的核心评价标准是什么?
Leah Wald:我认为这类公司确实会出现,而且我已经和一些感兴趣的企业交流过。整体来看,我预计美国会有不少公司通过IPO上市,可能采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形式;而在加拿大,部分公司可能会尝试利用即时作业系统(RTOS)。
不过随着这类公司增多,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成功——上市本身并不等于成功。真正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市场参与度、投资者兴趣,以及股票生态系统中的交易量支持。这些支持可能来自代币社群,也可能来自资本市场生态。
因此我相信会有更多公司上市,但它们需要有更全面的战略思考,不能仅仅为了上市而上市。我期待看到那些具备长期视野、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公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