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NFT巨鲸WhaleShark:长期价值投资与数字资产复兴

img_v3_02pa_0d68d885-7da7-4bc8-96e3-966155ce225g.jpg

2022年3月23日,Beep Crypto创始人Mia Bao主持了与$WHALE创始人、著名NFT收藏家WhaleShark的Twitter Space AMA,围绕"NFT价值的背后"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作为业内最大的NFT收藏家之一,WhaleShark拥有超过40万件NFT藏品,他独特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为行业提供了宝贵洞见。本次对话涵盖NFT市场现状、PFP项目价值评估、元宇宙发展前景等核心议题,WhaleShark分享了他对数字资产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Q:回顾您从区块链早期探索到成为NFT巨鲸的职业路径,您认为哪些关键决策点塑造了您的投资哲学?
WhaleShark: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代表WHALE社区。我的投资理念与行业主流存在显著差异——我关注的是十年以上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投机。  

我是WhaleShark,全球最大的NFT收藏家之一,也是$WHALE的创始人。2012年进入区块链领域时,我主要投资比特币。但2015年以太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智能合约技术让我看到了加密货币超越支付媒介的可能性。这个认知转折点促使我清仓比特币,全面转向以太坊投资。  

2019年,我开始系统性地收藏NFT。我的NFT藏品已超过40万件,这个数字仍在持续增长。我的投资哲学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寻找能够穿越周期、具备长期增值潜力的数字资产。这种理念的形成,源于我亲历的几次关键市场转折,以及对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

Q:作为早期NFT布道者,您如何看待NFT社区从艺术革命向投机文化的转向?
WhaleShark:这是个很好的问题。2021年初NFT爆发时,我正处于风暴中心,有幸与早期NFT创作者们在Clubhouse探讨数字艺术的革命与复兴。那时我每天花6-7小时参与讨论,纯粹是为了教育而非推销。  

去年4月我逐渐退出社交媒体,因为当时市场氛围积极而理想。但最近我发现讨论焦点已从艺术革命转向如何快速赚钱、拉盘套利,这让我深感遗憾,也是我三周前重返社交媒体的原因。  

我理解PFP项目为人们提供了赚钱机会,但我们不应忘记NFT最初的使命——通过数字复兴改变世界。2021年NFT行业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由最具创造力的人群构建,充满开放合作精神。如今这种DNA正被投机噪音所淹没。  

在我隐退的6-7个月里,我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在传统艺术与数字艺术间架设桥梁,说服顶级收藏家参与数字革命;其次,促进传统金融与NFT领域的对话;第三,推动WHALE生态发展,包括上线多家交易所、建立DAO架构等。  

虽然我退出了社交媒体,但从未离开NFT领域。我依然在幕后工作,只是投资理念完全不同——我关注的是能持续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资产,而非短期投机标的。我的目标是留下能传承给下一代的珍贵数字遗产。

Q:从价值投资视角,您认为PFP项目存在哪些根本性缺陷?
WhaleShark: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很多人看到我的长篇推文,以为我只是在发泄情绪。但事实上,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市场真相的反映。让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为什么我拒绝投资PFP项目,并反对大众进入这个领域。  

首先,PFP类资产的出现标志着市场讨论从数字艺术和文化转向了纯粹的加密货币交易。当人们谈论数字艺术时,它应该包含更丰富的内涵,比如数字游戏等。但现在大家关心的只是"如何通过NFT赚更多钱"和"如何分散投资"。  

PFP可能是所有非同质化代币中最具同质化特征的资产。它们的价值往往由稀有特征驱动,这为加密货币交易者进入NFT领域提供了便利入口。但我要问:这类资产的受众真的是主流大众吗?  

PFP投资者往往陷入"十投九亏"的困境。为了获利,他们不得不押注那十分之一的可能性。这对许多资金有限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极不公平,尤其是当他们被大V推广的抽奖项目吸引时。90%的PFP项目最终都会失败,给参与者带来经济和情感上的双重打击。  

PFP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交属性而非经济价值。社交属性的核心是聚集志同道合的人。但PFP的经济价值却建立在稀缺性上,这就产生了根本矛盾。假设一个项目最初发行1万个PFP,那么会员资格就被限定在这1万人。要扩大规模,就必须不断发行衍生品,这必然导致原始资产的稀释。  

我看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无聊猿这样的项目。很多人认为它们代表着反主流文化,但实际上,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好莱坞的推动。你以为明星们是自发加入的吗?事实是有人在幕后操纵,利用明星效应制造FOMO情绪。最终获利的只有项目方和好莱坞推手。  

第三个问题是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当一个PFP项目需要融资时,如何从最初的1万个NFT中创造更多收入?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出售更多NFT,这又回到了资产稀释的问题。BAYC的商业计划泄露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通过空投代币、创建元宇宙、出售虚拟土地等方式不断稀释原始资产的价值。  

这种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是自相矛盾的。你可以看到无聊猿的地板价现在是100ETH,但持续的资产稀释最终会导致价格下跌。很多人把这解读为社区发展,实际上这是价值被稀释的表现。

Q:从跨领域创新角度,您如何看待PFP项目向元宇宙或GameFi的转型尝试?
WhaleShark:这本质上是个胜任力问题。就像你去一家亚洲餐厅,如果它同时做中餐和寿司,往往两种菜系都做不好。一个最初只是简单PFP的项目要扩展到经营元宇宙或虚拟区域,就像让西班牙餐厅突然开始卖披萨——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验,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元宇宙领域已经有一些深耕多年的项目,即便如此它们仍面临诸多挑战。相比之下,一个从JPEG起家的项目能交出什么令人惊艳的答卷呢?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老实说,我个人持怀疑态度。我始终相信核心竞争力——那些能最大化自身优势的项目才值得关注。偏离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往往只是在空谈美好未来。

Q:从IP商业化维度,您认为PFP项目能否实现传统IP的授权价值?
WhaleShark:很多PFP项目在推销的只是一种愿景而非现实,因为他们可能缺乏这个领域的实际经验。我在IP授权领域有三年从业经历,从愤怒的小鸟到迪士尼的角色形象都深入研究过,深知如何实现IP的商业化变现。关于BAYC能否成为下一个Hello Kitty或迪士尼,我认为从两个关键维度来看几乎不可能。  

首先,IP的美学虽然主观,但必须能吸引多数普通人。我无意冒犯无聊猴的持有者——这些资产确实提供了短期盈利机会——但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无聊猴的审美真的具有大众吸引力吗?向身边非加密圈的朋友展示一下就知道了。  

其次,成功的IP角色必须具备高度辨识度。虽然持有者可能觉得"这个IP属于我"很酷,幻想自己能创造下一个米老鼠,但现实是:一两万只无聊猴之间的差异极其有限。对普通路人来说,帽子、墨镜或嘴巴的细微变化根本不足以形成一个独特可识别的角色形象。  

回到商业本质,PFP项目或许在细分市场有其价值。但若要将无聊猴这类项目放在主流舞台上,像米老鼠、三丽鸥或宠物小精灵那样实现IP授权,考虑到其设计的同质性和审美的局限性,这种商业化路径几乎不可能走通。

Q:作为价值投资者,您选择NFT项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WhaleShark:我的投资逻辑源于基本面投资的理念。作为价值投资者,我寻找的是能够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累积价值的项目,而非追求短期获利。这与市场上多数人的投资方式截然不同。自2012年以来,我一直公开自己的投资数据,这本身就是对短期投机行为的一种反驳。虽然短线交易有其存在价值,但就像日内交易一样,它伴随着更高的风险。  

我选择项目的标准非常透明:首先关注团队质量,其次是考察传统世界的成功经验如何被运用到元宇宙和Web3领域。第三是评估NFT本身的质量,包括美学和技术层面。最后,我会审视项目是否具备穿越市场周期的资本实力。这四点构成了我从进入这个领域第一天起就坚持的投资框架。  

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可以延伸到具体项目类别。比如数字土地,它与现实世界的房地产逻辑相通——随着人口增长,土地价值自然上升。体育收藏品也是如此,80年前的体育卡在今天已成珍贵藏品。艺术和摄影则是我特别看重的领域,因为它们连接着传统与数字世界。顶级富豪将大部分财富配置在艺术品上,正是因为经过专业策展的艺术品具有永恒价值。  

相比之下,PFP(头像类)项目让我联想到90年代的Beanie Babies玩具。当时人们疯狂追捧其稀缺性,厂商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推出衍生品,最终导致原始资产价值稀释。八年后的今天,虽然仍有人收藏Beanie Babies,但其商业价值已归零。当我用同样的价值标准评估PFP项目时,这种潜在的资产稀释模式正是我所担忧的。

Q:如何界定CloneX的价值属性?您认为其与典型PFP项目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WhaleShark:对CloneX的认知存在一个常见误解。我投资CloneX的核心原因在于它本质上是一个元宇宙项目,而非典型的PFP项目。它的诞生初衷是实现头像在元宇宙中的跨场景应用,而非从PFP衍生为头像——这种从零构建的愿景极具前瞻性。  

但更关键的因素是艺术家Takashi Murakami的深度参与。Murakami不仅为项目背书,更将其提升至艺术层面。即便仅从头像功能看,我的收藏逻辑也聚焦于艺术性:我持有的CloneX大多高度还原了Murakami标志性的艺术风格,而非追逐稀有特征。作为艺术投资者,这具有明确的价值锚点——Murakami的传统作品单件售价可达数百万美元,这种艺术稀缺性为CloneX赋予了持久价值。

Q:面对传统IP加速涌入NFT领域,您如何判断其长期价值?
WhaleShark: PFP项目并非主流进入NFT领域的门户,它们更像是加密交易者进入PFP市场的跳板。加密交易者的主要动机是盈利,而真正能吸引主流市场的杀手级NFT将是那些现有的传统IP。想象一下,如果人们能够收集3D米老鼠雕塑或真正拥有Pokemon Go中的游戏资产,这才是主流市场的未来。这些NFT不会以100ETH或50ETH的高价交易,因为传统公司发布这些技术的目的并非短期盈利,而是为了扩大行业参与度。  

主流市场更倾向于将NFT视为收藏品而非投资工具。在NFT领域,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是那些在大众市场中被广泛认可的稀有、稀缺且具有内在价值的项目,比如艺术、摄影和虚拟土地。艺术作为时代的视觉象征,摄影作为捕捉世界的媒介,土地作为可建造的虚拟空间,它们都具有持久的内在价值。如果你想进行长期投资,就应该关注这些资产类别。其他类型的NFT可能会成为大众化市场的产品,这并非坏事,因为它们能真正推动主流用户进入NFT领域——毕竟人们更愿意为NFT支付1美元而非10万美元。

Q:作为行业布道者,您如何平衡知识共享与商业机密的边界?
WhaleShark:我的所有建议、教育和见解对任何想进入NFT领域的人都是免费的。我已经与业内大多数知名人士及其团队进行过深入交流,无论是大型IP还是传统web2公司,我的建议从不收费。我坚持不做付费顾问,金钱从来不是我工作的核心考量。  

我的工作方式是:我会坦诚地分享所有见解,让对方自由运用这些信息。当被邀请担任付费顾问或加入项目董事会时,我会婉拒,因为我更珍视隐私和个人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关闭了交流的大门——任何人都可以提前预约,我很乐意花时间讨论项目并提供建议。  

我选择将所有知识免费分享在推特上,就像我今天接触的每个人一样。虽然有些人会滥用这些建议,但这不是我的问题。我的终极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见证数字资产的复兴。

Q:从早期投资者视角,您如何看待NFT摄影、社交代币和元宇宙等新兴赛道的发展前景?
WhaleShark:我向来都是最早涉足新兴领域的那批人。关于这三个赛道,我想重点谈谈我的观察。首先是NFT摄影,这个领域让我回想起当初投资加密艺术品时的氛围——那些曾被我看好的作品,如今已被加密圈和传统艺术界公认为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数字收藏品。这不是自夸,而是传统艺术界领袖们的共识。摄影市场长期停滞的状态与其在Instagram等平台的活跃度形成鲜明反差,这种脱节对投资者而言简直是绝佳的套利机会。Quantum Art等平台正在搭建基础设施,已有摄影师的作品以10-30ETH的价格成交,这与加密艺术的崛起轨迹惊人相似。  

其次是社交代币和DAO。去年我就预言这将是下一个风口,现在Superrare等平台推出治理代币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我认为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尚未达到热度顶峰。  

关于元宇宙,我在2020年就大量购置Sandbox和Cryptovoxels的土地,当时人们觉得我疯了。但我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数字资产将成为主流,那么存储这些资产的数字房地产必然升值。最初0.1ETH购入的土地现在价值14-17ETH,这种投资回报清晰可见。不过我不认为PFP(头像类NFT)会进入大众市场,真正的突破口将是游戏资产——当游戏工作室能够赋予玩家真正的数字所有权时,大众市场的闸门才会真正打开。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比如immutableX的解决方案就很有潜力,但需要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未来NFT的大规模采用将来自主流IP的低价收藏品和游戏资产。

Q:在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中,现有项目与新兴项目将如何演绎竞争格局?
WhaleShark:我最近取消了所有与风险投资人和NFT投资者的长期会议,因为每次通话都在讨论"该买什么"。我对拉高出货毫无兴趣,但这恰恰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说实话,如果我知道答案,今天就会告诉大家,但现实是我们真的不知道。  

我重点投资了两个元宇宙项目。首先是Cryptovoxels,它最接近《头号玩家》的愿景。这个团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对元宇宙的热爱。当一个企业家被热情驱动而非金钱驱使时,你是无法阻止他的。这就是我看好Cryptovoxels的原因——我欣赏创始团队的远见和决心。  

Sandbox则走了另一条路。他们吸引了大品牌、大IP和名人入驻,已经形成"大而不能倒"的规模效应。我很早就认识Seb和Yat Sui,他们的能力和远见令人敬佩。至于Decentraland,我虽然投资较晚,但同样尊重这个项目。  

关于新老项目的竞争,我确实无法预测。作为投资者,我已经下注,并且回报颇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售虚拟土地?因为我相信这些资产未来会价值3000万到5000万美元。过去两个月我们收到了最高1200万美元的报价,但都拒绝了。我更看重的是未来通过土地租金获得被动收入的潜力——现在我拥有1700块土地,每月租金可达数千美元。

Q:作为WHALE生态的缔造者,您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与价值释放路径?
WhaleShark:WHALE的基本面正在持续增强。从社区角度看,我们的金库估值已从去年同期的2000~3000万美元增长至第三方审计确认的1.5亿美元——这一估值甚至未采用地板价或历史销售数据作为基准,意味着实际资产规模在一年内实现了7~8倍的增长。  

我认为这个包含15,000件数字资产的库仍有巨大潜力。这些资产的投资周期最短仅10个月,最长不过2年,但它们的设计价值跨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基于数字收藏品、艺术品、摄影、虚拟土地和游戏资产的组合策略,我预计金库估值将在年底达到2亿美元,未来3~5年内有望突破5亿美元。  

团队规模已从最初的5人扩展至30人,生态基础不断夯实。无论代币价格是5美元、50美元还是50美分,我们始终专注于长期建设。WHALE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标签:

上一篇:美国加密立法:三项关键法案的推进与影响
下一篇:哈里斯表态支持AI与加密货币 2024大选数字资产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