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解析Binance Labs的Web3投资策略:75亿美元布局三大领域

何一作为Binance Labs负责人,正在积极布局Web3.0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位35岁的投资人与赵长鹏共同创立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nance,如今她掌管着75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覆盖200多个项目。她认为的市场低迷期恰恰是发掘潜力项目的绝佳时机。

在基础设施、应用、数据分析和安全等多个Web3细分领域,何一都在寻找能为行业带来长期价值的早期项目。她特别强调要避开那些追逐短期流量热点的"山寨"项目,这些缺乏坚实商业模式的项目注定难以持久。Binance Labs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取得2100%的惊人回报率,投资组合包括Axie Infinity、Polygon等知名项目。

今年6月,Binance Labs成功募集5亿美元新基金,投资者包括DST Global Partners、Breyer Capital等知名机构。何一表示,她将持续关注那些具有创新性和长期发展潜力的Web3项目。

Q:Binance Labs在Web3领域的投资策略与传统风险投资有何本质区别?
何一:熊市其实是筛选优质项目的最佳时机,因为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团队会被市场淘汰,而真正相信行业长期价值的建设者会留下来。Web3与Web2最大的不同在于融资模式——优秀的Web3项目完全可以通过代币发行直接触达用户,而不必依赖传统风投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扮演"战略顾问"而非单纯资金提供者的角色,比如帮助项目优化技术架构、提升安全性能或设计合理的代币经济模型。毕竟在Web3世界,用户社群才是项目的核心资产。

Q:熊市环境下如何平衡投资积极性与项目筛选标准?
何一:无论市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明确投资目标始终是首要原则。在熊市阶段,我们确实会采取更积极的投资策略,但这种积极性绝非盲目跟风。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基金因担心错过4-5年的投资周期而加速布局,部分LP也建议我们增加投资频次。但我始终坚持审慎态度——真正的投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精准把握那些经得起周期考验的优质项目。

Q:Binance Labs重点关注的三大Web3投资领域及其筛选逻辑是什么?
何一:我们主要关注三类项目:首先是基础设施类。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我期待未来区块链产品能像办公软件和社交媒体一样无处不在,但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因此无论是Layer1还是跨链协议,基础设施始终是我们的重点投资方向。  

其次是区块链应用类。现在涌现出许多拥有庞大用户群的项目,比如P2E或M2E模式的产品。我们会用类似评估Web2公司的标准来审视这些项目:商业模式是否清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创新点在哪里?  

第三类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服务型项目,比如数据安全。Web2公司很少遭遇黑客攻击,但Web3领域的安全事件频发。虽然行业常说"代码即法律",但要想实现大规模普及,产品必须做到足够易用。我们投资这类项目,正是为了推动整个生态向更安全、更友好的方向发展。

Q:如何定义Web3项目的创新性与长期价值?
何一:我更看重具有原创思维的项目,而非简单模仿热门模式的跟风者。如果一个项目只是复制某个成功案例的玩法,试图利用相似用户群体快速套现,这类机会通常不会引起我们的兴趣。Binance的投资哲学始终秉持"长期主义"——我们不会为短期收益买单。  

Web3领域仍存在一种误区:部分创业者认为在这个行业融资很容易,拿到钱后就选择躺平。他们忽略了作为创始人最基本的责任——当你对用户做出承诺,就必须全力以赴去兑现。不能把融资当作财务自由的终点,将用户资金视为个人财富。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真正理解长期价值创造的探索者,而我们希望找到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Q:如何看待X-to-earn模式的可持续性及其核心价值?
何一:X-to-earn模式的核心在于"X"而非"earn"。以P2E游戏为例,如果用户参与仅仅是为了获利,那么当市场热度消退时,用户流失和代币贬值就会成为必然。这种模式真正的考验在于:当经济激励消失后,产品本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是否有用户愿意纯粹为体验付费?这才是决定项目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

Q:Binance Labs对媒体投资的战略考量及未来布局?
何一:我们持续关注福布斯的投资进展,这项通过SPAC借壳上市的IPO项目遇到一些调整,部分股东可能考虑股份稀释。在媒体领域,当Elon Musk提出收购Twitter时,我们认为这是个重要机会——Twitter庞大的用户基础对Web3教育极具价值。虽然媒体并非我们明确划定的投资赛道,但始终保持开放态度,遇到优质标的仍会积极评估。

标签:

上一篇:比特币隐私性如何提升?Pay-to-EndPoint方案解析
下一篇:比特币算力究竟是啥?为何矿工之间竞争会如此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