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连接EVM与TON的跨生态DeFi桥梁

TAC是聚焦跨生态DeFi基础设施的区块链项目,核心目标是为以太坊虚拟机(EVM)去中心化应用(dApps)打通接入TON(Telegram Open Network)及Telegram十亿级用户经济的通道。通过兼容以太坊生态的技术架构与原生代币经济模型,TAC旨在破解新生态冷启动难题,构建兼具安全性、可扩展性与用户基础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本文将从技术架构、代币经济、生态布局及市场影响维度,解析其核心价值与发展脉络。

核心技术架构:跨链生态的技术支撑

TAC采用CosmosEVM架构构建底层框架,可无缝兼容以太坊Cancun硬分叉升级,为EVM系dApps迁移至TON生态提供技术基础。基于Tendermint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共识机制,实现约2秒区块最终性,在保障交易效率的同时,通过原生代币TAC的质押机制增强网络安全——验证者需绑定TAC参与区块生成,代币持有者亦可委托验证者,协议预估年化质押收益率为8%至10%。

为提升安全性,TAC与Babylon集成引入比特币质押机制强化共识验证,形成多链安全协同模式。

基础设施层面,已与LayerZero、RedStone、Blockscout、Dune、Thirdweb等行业服务商达成合作,构建涵盖跨链通信、预言机、区块链浏览器、数据分析及开发工具的完整生态工具链,为开发者提供高效开发环境。

代币经济模型:生态驱动的三重机制

TAC代币作为生态原生代币,承担三大核心功能:一是作为TAC EVM唯一gas代币,机制设计包含将以TON计价的费用转换为TAC的后端逻辑,随网络活动增加形成持续市场需求与买入压力;二是通过DPoS机制参与网络安全保障,验证者与委托者通过质押代币获得治理参与权与收益分配,形成“安全-激励”闭环;三是支撑链上治理体系,质押者可通过投票决定协议升级、激励计划及社区金库分配等关键事项,推动生态去中心化演进。

代币发行与流通随主网启动同步展开,已在Bybit、Bitget、Kraken等主流交易所及Telegram Wallet、Binance Alpha等平台上线,提供多元交易与存储渠道。

项目早期通过种子轮与战略融资筹集1150万美元,为技术开发与生态建设奠定资金基础。

生态布局与里程碑:从冷启动到生态繁荣

TAC核心使命之一是解决DeFi生态冷启动难题。通过“召唤流动性活动”与Turtle Club合作,累计吸引8亿美元总锁仓价值(TVL),为生态内dApps提供初始流动性支撑。此举不仅确保主网启动后市场稳健性,更吸引Morpho、Curve、Bancor、Euler、ZeroLend等头部DeFi协议入驻,形成涵盖借贷、交易、资产管理等多元场景的应用矩阵。

主网成功上线标志项目从概念走向实践。TAC联合创始人Pavel Altukhov表示:“TAC为TON生态注入即用型DeFi层,使开发者能将成熟区块链用例集成到面向十亿用户的Telegram生态中。”这一突破推动TON向“超级应用”演进,开启以太坊与TON两大生态的用户与资产流通通道。

市场影响与展望:跨生态金融新范式

凭借技术兼容性与庞大用户基数潜力,TAC已在DeFi领域崭露头角。主网启动后,通过分配验证者补助、激活流动性激励计划及开放社区提案等举措,持续提升生态活跃度。,TAC以EVM兼容Layer 1定位,成为连接以太坊开发者生态与TON流量入口的关键枢纽,为去中心化应用拓展用户边界提供全新路径。

展望未来,TAC发展路径将聚焦三方面:一是技术迭代提升网络性能,探索与Layer 2协同以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深化与Telegram生态整合,开发适配即时通讯场景的DeFi应用,如社交支付、群组理财等创新模式;三是完善治理机制,逐步实现社区主导生态发展,推动代币经济与生态价值正向循环。作为跨生态DeFi基础设施探索者,TAC实践为区块链行业提供“流量-技术-金融”融合新范式,预示去中心化金融从“极客圈层”向主流用户渗透的可能性。

标签:

上一篇:肖风:DAT或成加密资产投资新范式,超越ETF优势
下一篇:如何安装和同步比特币节点?开发课程笔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