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Web3转型:传统投行的突围与挑战

华兴资本作为传统投行标杆,曾借互联网并购浪潮崛起,却因行业变局陷入生存危机。本文梳理其从早期试水到战略布局Web3的转型历程,剖析“华兴2.0”战略下的业务布局,探讨FA模式失效、市场竞争、机制冲突等现实困境,展望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时代的自我革命与未来挑战。

并购之王的生存危机:传统模式的困境

在中国投行领域,华兴资本曾以敏锐捕捉互联网行业并购节奏著称,一度成为行业标杆。其崛起深度绑定中国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操盘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等多起改写行业格局的并购案,“并购之王”的名号由此奠定。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博弈,叠加反垄断监管收紧,TMT领域并购交易规模大幅缩水,华兴资本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然松动。

2021年,华兴资本尚能交出总收入25.0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6.5%的亮眼答卷,却在随后陷入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泥潭。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商业模式的局限:以关键人物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依赖中心化人脉网络和信息不对称的价值创造方式,在强调透明、开放、去中介化的新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市场环境的剧变,让华兴资本传统的并购撮合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已是箭在弦上。

Web3早期探索:从试水到战略布局

华兴资本对Web3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8年,其便参与稳定币项目Circle的E轮融资,尽管持股比例有限或已在上市前清仓,但这一动作已显露对加密领域的早期关注。同期,华兴资本还投资了Amber Group、Matrixport等加密相关企业,并为嘉楠科技、Bitdeer、HashKey等提供融资顾问服务,更聘请区块链领域专业人士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逐步在加密圈积累资源。

这些早期尝试虽未立刻带来显著业绩提升,却为华兴资本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投中Circle后,其股价一度飙升超100%,市场对其加密领域布局的期待可见一斑。这一阶段,华兴资本开始从“服务者”向“参与者”转变,尝试通过投资拓展新的增长引擎。

后包凡时代:华兴2.0的Web3战略

2024年,华兴资本迎来领导层更迭,包凡失联后,许彦清接管公司并提出“华兴2.0”战略,明确将业务重心转向硬科技、Web3和数字金融。这一调整与政策节点高度契合——香港正推动数字资产合规化,《稳定币条例草案》《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等文件的出台,为华兴资本进军Web3提供了政策土壤。

2025年,华兴资本动作频频:董事会批准1亿美元预算正式进军Web3与加密资产领域,与YZi Labs签署备忘录斥资1亿美元配置BNB资产,成为首家将BNB纳入数字资产配置的香港上市公司,被市场类比为“港股中的BNB微策略”。其战略目标清晰:一方面借助Binance的行业势能跻身Web3核心玩家序列,另一方面充当连接Web2与Web3的桥梁,复制传统互联网并购时代的成功逻辑,在加密世界继续扮演“第一投行”角色。

Web3业务布局:生态构建与赋能

华兴资本在Web3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基金化产品,推动BNB在香港合规虚拟资产交易所上市。与华夏基金(香港)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契合香港合规交易平台OSL开放BNB交易服务的节点,助力BNB生态在合规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二是设立规模达数亿美元的RWA基金,在YZi Labs协助下推动BNB公链在香港上市公司稳定币及RWA应用场景落地,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现实资产数字化中的应用。

许彦清在BNB Chain五周年庆典上表示,华兴资本正凭借投行服务、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引领公司成为Web3时代的标志性投行。其外部逻辑是为传统机构提供间接投资加密资产的渠道,内部逻辑则是捕捉Web3与Web2融合带来的融资与并购需求。

转型困境:多重挑战与路径选择

尽管愿景宏大,华兴资本的Web3转型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首先是FA模式的失效,链上世界的透明性让传统投行依赖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消失,多数项目资本动作更趋扁平化,投行的撮合议价能力显著下降。其次,加密市场一级投资风险极高,短期叙事陷阱密布,项目估值波动剧烈,对投资眼光和风控能力要求极高,淡马锡等机构的前车之鉴已显示出声誉风险的严重性。

转向二级市场同样面临挑战,需与专业量化基金、加密原生交易团队等竞争,而华兴资本缺乏链上数据洞察、技术能力和成熟风控体系等原生优势。此外,传统投行的激励机制与加密行业的快节奏、高创新性存在冲突,认知重构成为关键。如何在透明化、去中介化的Web3世界中找到自身价值定位,是华兴资本乃至所有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核心问题。

未来展望:没有退路的自我革命

华兴资本的Web3转型是传统投行在数字时代的一次大胆实验,背后既有被动应对环境变化的无奈,也有主动拥抱新趋势的决心。20年前,华兴资本凭借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刻理解崛起;如今,在Web3浪潮中,其能否完成从“旧规则参与者”到“新生态构建者”的角色转换,取决于能否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实现认知、模式和能力的全面革新。

放眼全球,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转型中尚未出现成功范式,高盛等先行者的探索亦未取得显著突破。华兴资本的转型之路充满不确定性,但其选择已折射出传统金融业在时代变革面前的集体宿命: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新物种替代。在Web3的浪潮中,华兴资本能否续写传奇,仍是一个待解的命题。

标签:

上一篇:Onchain Lens监测到多笔大额ETH转账,新钱包创建活跃
下一篇:比特币2025年走势分析:数据指标预示巨大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