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稳定币USDH发行竞标争议与生态解析

Hyperliquid原生稳定币USDH发行竞标引发DeFi领域广泛关注。作为新兴Layer 1区块链与永续合约平台,Hyperliquid的这场验证节点投票权竞争,不仅牵涉Dragonfly、Paxos等头部机构博弈,更暴露出去中心化治理中的透明度与公平性难题。本文将从竞标争议焦点、参与方提案差异、生态发展现状切入,分析USDH战略对行业格局的潜在影响。

核心争议:竞标公平性与机构博弈

Hyperliquid计划推出USDH后,加密投资机构Dragonfly合伙人Haseeb Qureshi公开指控验证节点存在“暗箱操作”。其声称多个竞标方反馈,所有验证节点对Native Markets提案表现出明显倾向性,且该提案在征集方案(RFP)公布后迅速发布,疑似存在提前信息泄露。这一指控直接引发社区对去中心化治理机制信任度的讨论。

争议核心围绕Native Markets的特殊地位展开。作为竞标方之一,其提案强调在HyperEVM上原生铸造稳定币,同时依托Stripe子公司Bridge的法币通道实现《GENIUS法案》合规性。Stripe同期宣布推出Layer 1区块链Tempo,其无需许可特性或为Hyperliquid提供更便捷的法币出入金路径,与稳定币战略形成协同。Native Markets团队成员包括Liquity、Barnbridge前核心成员及Uniswap Labs前高管,行业经验为提案增添可信度。

针对指控,Hyperliquid最大验证节点The Hypurr Collective运营方、Nansen创始人Alex Svanevik予以反驳,强调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审查提案并积极沟通。占总投票权15%的Hypurrscan发言人CL则公开支持Native Markets,显示验证节点内部立场分化。

竞争者提案:战略差异与特点

Native Markets:原生生态融合与收益分配创新

Native Markets提案核心优势在于与Hyperliquid生态深度整合。其提出将50%的USDH储备收益用于Hyperliquid援助基金回购HYPE代币,另外50%用于稳定币自身增长再投资,平衡生态激励与长期发展。依托Stripe的法币通道资源,合规性优势显著,尤其在《GENIUS法案》框架下或降低监管风险。

Paxos:传统金融渠道与生态激励捆绑

Paxos竞标策略聚焦传统金融渠道拓展,提出与PayPal合作将HYPE上架至PayPal和Venmo,并提供免费法币出入金服务。修改后提案包含2000万美元生态激励,承诺在达到TVL里程碑前不收取费用,试图以“零成本”模式吸引用户。Paxos联合创始人还提出与Native Markets合作设想,建议由Native Markets负责前端生态整合,Paxos承担后端合规发行,引发行业对“竞合模式”的讨论。

Sky(原Maker):历史背书与资产负债表支持

Sky提案以DAI成功经验为核心卖点,承诺为Hyperliquid提供USDH发行量4.85%的年化收益率,计划部署80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至Hyperliquid生态,同时提供2500万美元赠款培育“Hyperliquid Star”项目。其强调稳定币与DeFi生态协同发展,试图通过成熟风险管理框架增强验证节点信心。

Ethena:营销差异化与高收益承诺

Ethena以差异化营销切入竞争,模仿说唱歌曲《Stan》歌词致信Hyperliquid创始人,引发社区话题热度。其提案提出USDH由贝莱德BUIDL基金支持的USDtb 100%背书,承诺将至少95%的储备收益用于回购HYPE,同时提供7500万美元激励发展HIP-3前端。高收益返还策略与其合成美元协议技术路线形成互补,试图吸引注重短期生态回报的参与者。

此外,跨链稳定币USDT0宣布退出竞争,USDC发行方Circle保持沉默,市场对头部稳定币项目态度变化持续观望。

Hyperliquid生态:增长动能与市场地位

作为Layer 1区块链,HyperEVM自主网发布后增长势头强劲,TVL从年初4亿美元跃升至26亿美元,跻身区块链市值排名第八位。其永续合约交易所业务占据加密货币行业35%以上收入,年化收入达12.8亿美元,其中99%收入流入援助基金用于回购HYPE代币,形成“收入-通缩”正向循环。

HYPE代币表现亮眼,完全稀释估值从30亿美元飙升超1700%,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既得益于平台收入支撑,也与市场对USDH发行后生态扩张的预期密切相关。Hyperliquid通过将交易收入与代币经济模型绑定,成功激活用户增长与代币价值的协同效应。

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此次USDH发行竞标本质是DeFi原生稳定币与传统合规稳定币的路线之争。Native Markets与Stripe合作体现“合规化+去中心化”融合趋势,Paxos、Sky等方案则代表传统金融机构与DeFi生态的对接尝试。行业观察者指出,稳定币真正挑战在于规模扩张——若USDH要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实质影响,需突破50亿美元规模门槛,而非仅依赖收益返利或代币回购等短期策略。

治理层面,验证节点投票权集中化风险凸显。尽管Hyperliquid采用去中心化验证机制,但头部节点(如The Hypurr Collective)影响力可能削弱决策多样性。如何在效率与公平间平衡,将成为其去中心化自治(DAO)发展的关键课题。

未来,随着Tempo等新基建落地,Hyperliquid或进一步打通法币与加密货币跨链通道,USDH最终发行方案将直接影响生态扩张速度。这场竞标背后折射出DeFi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发展的转型阵痛,结果或将为同类项目提供重要参考范式。

结语

Hyperliquid的USDH发行竞标不仅是稳定币发行权争夺,更是DeFi生态在合规化、规模化与去中心化间寻找平衡的缩影。Native Markets、Paxos等方案勾勒出稳定币发展的多元路径,而Hyperliquid自身在交易量、TVL和代币经济模型上的成功,使其成为观察Layer 1生态与稳定币协同发展的重要样本。验证节点最终决策及USDH能否突破规模瓶颈,将决定其能否为DeFi行业注入新增长动能。

标签:

上一篇:特朗普潜在黑天鹅事件预警,金融市场或遭核弹冲击
下一篇:如何用DNS简化比特币支付协调?